「完美」是種罪? ──心理師從「出醜效應」談安海瑟薇被討厭的真相

「太完美」的人會提醒著人們自己的「不完美」,因而感到自卑,甚至會有不公平的感受──安海瑟薇的完美形象,激發了某些人的痛點,對於那些討厭她的人來說,她的出現正血淋淋地提醒著自己的失敗和缺陷。

長久以來,美國演員安海瑟薇(Anne Hathaway)的討論度總是很高,不論是《麻雀變公主》、《穿著 Prada 的惡魔》等經典作品,還是憑藉《悲慘世界》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,最近亦有浪漫喜劇新作《關於你的想法》問世。她被粉絲封為「好萊塢甜姐兒」的銀幕形象,一直深植人心。

然而,這十多年來,關於安海瑟薇「討人厭」、「虛假做作」的仇恨言論 卻從不缺席,近期 YouTuber 飽妮以〈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為題的影片也獲得熱烈迴響。

在閱讀相關資料時,我第一個反應是充滿困惑:為什麼人們會這麼在意一個距離遙遠的人呢?我們真的了解這位電影明星嗎?她到底有什麼「值得討厭」的地方?但經過仔細思考會發現,其實討厭公眾人物──尤其是看似「完美」的公眾人物──是一個常見的心理學和社會現象,以下我將從心理師的視角來聊聊。

愈遙遠的公眾人物,討厭起來愈安全?

當人們自己的生活充滿挫折和困難時,會需要宣洩情緒的出口,而選擇一個公眾人物來討厭是最「安全」的,因為公眾人物通常不會知道討厭自己的人是誰,這避免了被惡性報復的可能;在網路上,人們甚至還能認識同樣討厭特定公眾人物的其他網友,形成一個「互助團體」,一起發動討論與攻擊,互相分享這份快樂,營造出某種歸屬感。

這個被討厭的人物愈是有名,藉此可以結交到的網友就愈多,甚至還可以影響輿論風向,享受被支持、擁有短暫影響力的感覺,為自己受挫的生活帶來一些成就感。

安海瑟薇究竟為何會被「討厭」?

根據《紐約時報》的報導我發現許多人討厭安海瑟薇的原因,來自於她的生活經歷和一般人相差太多──良好的出生、天然的美貌,第一部電影(麻雀變公主)就擔綱主角還爆紅,接著名利雙收,加上她絕大部分時候呈現出的都是正面、積極的狀態,從來沒有口出惡語,彷彿永遠都是這麼開朗甜美,也讓許多人覺得她與自己的世界相差甚遠。

從心理學角度分析,沒有任何人的世界觀可以完全客觀,每個人都是透過自己的角度去審視他人;而我們的視角則是個人與家庭、社會互動的結果,我們價值觀的形成,也都來自於自身成長的經驗和環境的灌輸。因此,安海瑟薇這種正面、高能量又樂觀的講話方式,對於某些人來說是「虛假」的,因為這與他們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相差太遠,使得他們無法認同有人就是習慣以樂觀開朗、能量滿滿的態度去看待負面的事。

所以,討厭安海瑟薇的人,之所以認為樂觀的人虛假、做作,與他們的成長過程有關──由於過往在真實生活中遇到的這類樂觀正向者都是「虛假做作」的人,因此下意識地推論每一個樂觀開朗的人都是如此。這可以連結到認知行為治療(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)的概念,強調人的思考慣性會依照過去經驗來歸納,所以時常無法區分某個想法究竟是現實,還是受制於自己過去經驗所下的概括性結論。在認知治療裡,我們很常強調並非所有事情都是「非黑即白」(All or Nothing thinking),而這種兩極化的思考方式,時常是導致憂鬱症和焦慮症的原因之一

許多人討厭安海瑟薇的原因,來自於她的生活經歷和一般人相差太多。

從這樣的觀點來看,即便不是所有樂觀正向者都是虛假的,但對於慣性「非黑即白」思考的人來說,「正向等於虛偽」就是他們所認知到的「事實」。而像安海瑟薇這樣的公眾人物,也更容易成為被針對的目標,因為人們很難找到證據去證明自己的思考是否符合客觀現實,更不大可能實際接觸到安海瑟薇本人,一旦認知不會被輕易推翻,攻擊起來就更輕鬆簡單。

「出醜效應」與「高罌粟花症候群」

另一方面,近年主打「真性情、貼近民眾」的網紅和公眾人物,似乎愈來愈受歡迎。

當一個公眾人物與我們更為相似,會讓人覺得他們相對「真實」,這是因為人們對於有類似經驗和想法的人較能產生共鳴;甚至,如果本來很成功的公眾人物,經歷「失敗」後反而會讓人感到親近與欣慰,彷彿自己「沒這麼失敗」了。

探究背後原因,「太完美」的人會提醒著人們自己的「不完美」,因而感到自卑,甚至會有不公平的感受──安海瑟薇的完美形象,激發了某些人的痛點,讓他們覺得這種完美的人是虛偽和虛假的,因而產生討厭的情緒;對於那些討厭她的人來說,她的出現正血淋淋地提醒著自己的失敗和缺陷。

這樣的現象在社會心理學被稱為出醜效應」(Pratfall Effect),意指太完美的人不見得會獲得最高的評價,一些無傷大雅的失誤反而更招人喜愛;也就是說,當成功人士在「出醜或犯點小錯」後會更討人喜歡,因為這些小缺點令人覺得真誠、更具人性。

我們也不難發現,當公眾人物傳出離婚或事業經歷失敗的消息時,部分人反而會感到開心,或更能給予同情心,這樣的心情來自於覺得「公平」,甚至認為自己與那些成功人士拉近了距離,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,而是與其他人一樣有著喜怒哀樂、會犯錯的人類。

舉例來說,在美國,我就聽到不少人因為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(Jeff Bezos)離婚而感到「高興」,這背後的心態就是:雖然我沒辦法像他一樣名利雙收、事業有成,所幸我沒有離婚,在婚姻經營這方面比他還優秀。

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(Jeff Bezos)

在此也分享高罌粟花症候群」(Tall Poppy Syndrome)這個流行於紐澳的用語,意思是當一個人太成功時,必定會引起社群裡某些人的集體批評或攻擊,人們會急於剪去這支長得過高的罌粟花,以維繫所謂的「平等」在安海瑟薇的案例中,她就是這朵罌粟花,又高又美,人們於是迫不及待想將之修剪;若這株罌粟偶爾流露出不完美的缺點,反而會更討人喜歡。

無來由討厭他人的「真相」

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,當我們無緣由地討厭一個人,其實經常討厭的是自己,他人只是我們內在的投射。以「被討厭」的安海瑟薇為例,她充滿正能量的思考和談話方式,可能讓人覺得自己無法像她那樣正面思考,所以轉化成討厭的情緒;又或者有些人看不慣明星名利雙收,自己每天工作疲累又不開心,卻賺不到對方的百分之一,所以感到不滿……這些看似千奇百怪的原因,皆反映出一個共同點:對於他人的不喜歡,往往來自於自己內心的投射

甚至,安海瑟薇有許多「黑粉」其實同樣是女性,所以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性:父權社會結構下的慣性「雌性競爭」(Female Intrasexual Competition)。部分女性習慣與其他同性的群體比較,且過度在乎別人,會藉由「競爭對手」去感覺自己的存在;當有了一個目標讓自己討厭,才能消解內心的壓力和不愉快。

事實上,這些女性往往忽略了內心的聲音,而選擇突顯自己在父權眼中的價值,她們可能有這樣的想法:「我要夠完美,才能受到男性青睞」。數百年來,社會對於女性有著各種要求:女性需要提供情緒價值、外貌價值、生育價值,當今也愈來愈強調女性的工作或處事能力……這種種壓力會導致焦慮和自我懷疑,因此當這些女性看到一個符合全部價值的「完人」時,心中焦慮會被最大化,此時,將對方「拉下神壇」可以讓自己感到緩和、焦慮得以抒發,或產生「雌競成功」的錯覺。

的確,當人們達不到心中目標時,往往會覺得自己是無能和失敗的,

但是,藉由這篇文章我想分享,攻擊他人並不會消除這份無能和失敗感,因為讓我們感到焦慮的不是別人、更不是安海瑟薇,而是在忽略自己聲音後,選擇跟別人比較的那個自己。

Next
Next

【美國心理師工作談】不分國界的戀愛陷阱, 讓她們成了有「厭女情結」的女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