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類「心理療癒師」:差點變成狗罐頭的馬兒,如何幫助人類走出憂鬱?
“這些「馬諮商師」治癒了許多形形色色的個案,更創造出無數美麗的故事。透過這篇文章,我想與讀者們分享其中幾個令人動容的案例。”
透過餵馬、照顧馬兒等行為,可以消化某些創傷帶來的負面情緒。 圖/黃心屏 提供
在山清水秀的美國蒙大拿州(Montana),一個可愛的小鎮上住著一群曾經被厭棄的馬兒,他們許多都是因身心障礙的緣故,被主人或飼養者丟棄,有些甚至差點被送去墨西哥的屠宰場,面臨被做成寵物狗罐頭肉的命運……。
不過,Equis Save Foundation 協會將這些馬兒救到自己的保護區牧場照顧,許多被認為有心理障礙的馬匹在正確照料下,變得溫馴、快樂。這座位於利文斯頓(Livingston)小鎮的牧場,擁有乾淨的水源、營養的飼料,以及其他馬同伴,而這些馬兒也搖身一變,成為人類的「心理療癒師」。
這些馬兒療癒師,治癒了許多形形色色的個案,更創造出無數美麗的故事。透過這篇文章,我想與讀者們分享其中幾個令人動容的案例。
攝於美國蒙大拿州。圖/黃心屏 提供
馬輔助心理療法,有何作用?
有一位青少女的父親慘遭謀殺,她和母親無法走出傷痛,也無法接受心理治療,一直處在不知如何訴說和面對的困局裡,因為這些苦痛實在巨大到讓人難以面對。有一天,她們在廣告上看到牧場開放日的資訊,由於兩人都很喜歡馬,因此決定來牧場參觀。神奇的是,當她們一走進牧場裡撫摸馬兒,內心的情緒竟終於得到釋放,那位母親忽然抱住馬兒痛哭,釋出心底所有的哀傷。
馬兒療癒師不會去「評判」是非對錯,只是靜靜地陪伴著喪偶的太太、喪失父親的女孩,也許是這份無條件和不批判的支持,讓她們在情緒釋放後,反而更能面對失去摯愛的傷痛,開始願意接受心理治療,走向療癒的旅程。
另一個案例則是關於一位患有失智症,並且失去語言能力的老婦人。那位婦人長期鬱鬱寡歡,即使家人和孫子們會去探望她,她也總是悶悶不樂,安靜不作聲。這些疾病彷彿剝奪了這位老人家快樂的權利,讓她與這個世界被隔絕開來。
有一次,養老院帶他們到這座牧場郊遊,在與馬兒的互動中,這位老婦人忽然有了情緒反應,大聲地笑了出來。見到此狀,家人都熱淚盈眶,他們原以為老婦人已經與這個世界徹底失去連結了,沒想到還有機會可以看見她開懷大笑。這是這麼長久以來,她第一次有強烈的情緒反應。
圖/黃心屏 提供
事實上,許多心理學研究皆指出,「動物輔助介入療法」可以減少人們對壓力、焦慮等的相關生理反應,其中「馬療法」(或稱馬輔助心理療法)更被認為具有緩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的作用。
透過餵馬、騎馬和照顧馬兒的行為,可以漸漸消化某些創傷帶來的負面情緒。在美國,有越來越多醫院、長照機構引進動物去陪伴病童和老人,試圖減緩他們的孤獨感。
因為動物的支持,重新拾起勇氣
在諮商的過程中,我發現許多個案對「人」有信任問題──他們無法輕易地相信別人,也擔心若是分享自己的想法會受到批判。但是,他們往往很願意與自家寵物或牧場動物交流,因為這讓他們感到很放心,畢竟動物不會批評,而是會無條件地聆聽;動物們沒有被社會化,所以這份不帶條件的支持讓他們覺得非常真誠,再加上動物感受得到情緒,個案因此會覺得自己的悲傷被分擔了。
圖/黃心屏 提供
這些個案之所以能走出憂鬱和恐懼,就是來自這些最真誠、直接的交流。這樣純粹的連結讓他們感到快樂,並且可以放下恐懼,逐漸離開自己築起的高牆,重新與這個世界建立連結,感受到存在。
舉例來說,在這座牧場裡,有位志工的兒子本來是一名職業橄欖球員,卻因患上無法治癒的慢性創傷性腦病變(CTE),只好放棄一切。失去原本引以為榮的專長,他每天只能勉強度日,對自己極度沒有自信,終日鬱鬱寡歡。
有一天,父親鼓勵他去參觀牧場,他竟在這些馬兒的經歷中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──有些馬因為身體障礙被原本的主人拋棄,甚至將被送去墨西哥做成狗罐頭。他覺得自身經歷與這些馬兒同病相憐,都是被社會所拋棄的人,但是看到馬兒們積極地在牧場裡生活、與同伴相處,並且帶給人類快樂,讓他重拾面對未來的勇氣,並找到歸屬感和生命的意義:他決定用自己最後的時間努力生活,去愛他所愛的一切,並且為他所愛做出貢獻。因此,最後他不僅也成為這個牧場的志工,更成了有力的資助人。
最後一個故事,我想分享當初介紹我這個保護區牧場的,我的美國媽媽。她本身是一名乳癌倖存者,與癌症奮鬥了將近 30 年,即便這個疾病不斷地復發,她還是勇敢戰鬥、與病魔抗衡。乳癌不僅沒有打敗我的美國媽媽,她還用自身經歷去鼓勵其他乳癌患者,並努力照顧這些患有身體障礙和疾病的馬兒。
圖/黃心屏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