堅持不打疫苗、不用保險套、拼命生孩子的哈雷迪猶太教信徒 ——在最保守的哈雷迪(Haredi)猶太教學校工作日記
從小單親家庭長大的我,媽媽總是痛苦地說不要為家庭犧牲太多,應該要活出自我,不要輕易的組織家庭和養兒育女,而晚婚和不生孩子這樣的想法,也變成我們這代人所追求。不過,哈雷迪猶太教學校任教,我才認識到這輩子為神、孩子犧牲奉獻、不太追求物質生活的一群人,是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的。
哈雷迪猶太教
哈雷迪猶太教是最保守的猶太教分支,參加過不少猶太教會聚會的我,一直以來認為猶太教會是很開放、音樂好聽,即便參加Torah讀經聚會可以不斷跟Rabbi辯論的教會,直到我到了哈雷迪猶太教學校工作後,我才發現同樣是猶太教會,但事實上,教義和內容也可以相差甚遠。哈雷迪猶太教(希伯來語:חֲרֵדִי),又稱極端正統猶太教,是猶太教正統派宗最保守的一支。哈雷迪教徒認為他們的信仰和宗教常規是直接傳承自摩西,並由於高出生率以致人數成長非常快,人口多分布於以色列、北美洲和西歐,以美國來說,以紐約最大宗。
服裝、用語、吃飯都有嚴格規定的猶太學校
面試當天,校長第一件事情不是跟我討論我的工作內容,而是我該穿什麼。校長嚴肅地說:「工作上可以犯錯,但穿著絕對不能出任何差錯!」她非常認真地表示,我們學校的女老師一律需要穿著長裙,長裙必須到腳踝;上衣必須蓋住鎖骨,如果可以覆蓋住脖子更好,不允許穿著短袖、鞋子也不能露出任何腳趾。
她告訴我,我可以去賣場買一般長袖上衣,然後反過來穿,通常衣服的背面會比正面遮蓋的較多,然後再穿外套,我就不用擔心穿著上會有任何問題,越保守的穿法,就越可以符合這所學校的規定。當時我聽到的時候感到非常訝異,這完全不同於我之前參加過的猶太教會,甚至,校長甚至還跟我說,如果沒有必要,最好不要跟學校裡的任何男性做任何交談。這其中也包含了學生,而在這所學校裡,9 歲以上就已經需要進行男女分班
不僅是服裝保守、男女有別,食物和用語也有嚴格的規範,他們只吃猶太教的潔食,但在學校餐廳裡,即使是微波驢、咖啡機、冰箱和飲水器,沒有三餐都潔食的老師、學校工作人員,都需要跟潔食的學校人員分開使用,所以就看到分流成兩排,各自使用各自的廚房用具,因為他們要確保他們的食物不受到任何汙染。
校長也是不斷地提醒我:一定要糾正學生說:Morah(希伯來語老師的意思),在美國學校裡面沒有硬性規定需要叫老師,通常都用Mrs. 或Miss帶過,但在這所學校裡說堅持常用語還是需要用希伯來文,對他們非常重要;另外,不吃豬肉的他們,也不能提到豬這個字,圖書室裡面沒有任何豬相關的故事書,連著名的三隻小豬童話故事書都都沒有,然後最後一項,也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項是女性不能唱歌,尤其是不能在公開場合唱歌,最喜歡和孩子們唱歌的我,真的很難接受,但我難得可以有這個做兒童藝術治療的機會,我不想要放棄,而且自己也對猶太教會很感興趣,對於他們跟我的不同,讓我充滿好奇,很有意願跟他們一起工作,所以確定面試錄取後,我也接受了這份工作。
不戴口罩、不打疫苗、拼命生育是他們信仰的一部份
哈雷迪教會禁止節育,因此,在學校裡面的學生,每個人至少有四、五個兄弟姊妹,多者十一、十二個,我的其中一個學生 — Mordecai,他們家就有十二個小孩,而且父母都在學校任教,十二個小孩也都在這所學校就讀,Mordecai的大姊,才十九歲,已經結婚,目前生下了第一個孩子,這對於他們全家來說是天大的喜訊,甚至他們全家跟學校集體請假,從辛辛那提Cincinnati開車到紐約替她的大姊慶祝,其實哈雷迪猶太教分佈最多的地方是紐約,大部分的信徒目前都住在紐約。
另外,學校也沒有強制接種疫苗,在美國任何工作場所,甚至是一般國高中、大學,疫情期間,就是鼓勵接種Covid-19疫苗,但當我面試這所學校的時候,他們完全沒有提及接種疫苗相關的問題,甚至,學校內從老師、學校工作人員和學生,多半教徒都完全不相信疫苗,想當然爾,除了非信徒老師有戴口罩以外,其他的人都沒戴口罩。這點可能對於台灣人覺得很不可思議,但事實上,他們也並非例外,在我所居住的州和城市,有一半的人都不相信疫苗、也不打疫苗、不戴口罩,所以他們的行為在美國人眼中也不是異端。
溫暖、堅定的一群人
儘管我跟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文化,但他們也是很願意包容不同背景的我,我想校長願意請我這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來這所學校任職,也是內心很希望學生能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。
另外,他們也是很堅定自己信仰的一群人,我曾經跟一位老師聊過,她從二十歲開始生了八個小孩,平常也是在學校當老師,幾乎不太有過自己的私人空間,也很少有物質上的享受,以我個人的偏見,我總是以為這樣的人生很混亂和痛苦,都沒有自我,但跟她相處的過程中,我覺得她是一個非常溫暖和有愛的人,而且精神生活異常的富足,總是可以再瑣碎的雜事中發現生活中的美。從小單親家庭長大的我,我的母親總是痛苦地說不要為家庭犧牲太多,應該要活出自我,不要輕易的組織家庭和養兒育女,應該要趁年輕多去旅行和享受。這樣的想法也不只是我,慢慢地也變成我們這代人所追求,在晚婚和不生孩子的趨勢下,可以認識到這輩子為神、孩子犧牲奉獻、不太追求物質生活的一群人,我感到異常的震驚,在這位老師心中,即使沒有個人享受,但她還是很開心的原因是因為她覺得孩子都是神的禮物,她必須完成神交給自己的任務,而她認為為神工作的她是幸運和幸福的。在堅定不移的信仰下,任何生活的苦都轉變成神的考驗,這讓過度自由、四處漂泊的我,有時候有點羨慕,當自己越來越老,在更多不同國家生活後,越來越覺得生活沒有標準答案,甚至常常因為生活上的挫折而失去自己的信念和原本的堅持,我時常被各種挫折瓦解,也時常動了放棄目標的想法,這些常常讓我感覺到生命不可承受之輕,不知道什麼才是自己該堅定不移的事情,有時候在關鍵時刻反而失去了勇氣;相反地,他們這種堅定不移的精神和信仰,可能在外人看來是洗腦似的共產,但我卻感受到他們是自信和充滿愛的一群人。